爱上非遗⑨:稻香袅袅 米粒盈泽 巧手妙施点成画
编者按
《爱上非遗》系列是广西日报-广西云倾力推出的“广西非遗传承计划”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望用自己的笔触和视角,将那些植根于壮美广西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深融于壮乡儿女血液中的文化印记真诚呈现。由此,汇聚起涵养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的涓涓细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非遗的践行者、传承者和受益者。本期聚焦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武鸣灰水粽制作技艺、邕宁点米成画,探寻关于“稻”的技艺。
白露已过,秋分匆匆,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里尽是压弯了腰的稻禾,镰刀正忙着收获。
人类稻作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在5000年前甚至更早,原始的稻作农业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孕育而生。地域的差异,使得北方多种粟,南方多种稻谷。
在最早发明种植水稻的民族中,存在着瓯骆先民的身影。四五千年前,广西境内的瓯骆先民驯化了野生稻,孕育了广西厚重的稻作文化。
千百年来,稻作的故事在八桂大地上被不断续写,稻米自然而然成为了八桂儿女最好的供养。
壮家五色饭 引客满堂来
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三批
地域:南宁武鸣
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又称乌饭、花米饭,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在广西壮乡,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2010年,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五色糯米饭作为壮乡人家的传统美食,是其民族代表性符号之一。它取名直白,得源于自身所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寓意着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准备蒸制的五色糯米饭。陈先怡 摄
炊制五色糯米饭这一习俗在壮族地区沿袭久远,每逢三月三、清明,重要的祈福节庆,家家户户食五色饭,敬天地神。
图为染制红色糯米饭的红蓝草。陈先怡 摄
选料、采摘、浸泡、染色、蒸制,制作五色糯米饭包含5个步骤,从准备到完成需要花上整整两天。
图为染制黄色糯米饭的栀子果。陈先怡 摄
红色染汁取自红蓝草,紫色染汁取自紫蓝藤,黄色染汁取自黄花或栀子果,黑色染汁取自新鲜枫叶。要保证五色糯米饭的地道口感,当地农户种植的糯米是首选。
过滤好的栀子果汁液。陈先怡 摄
天然的植物采摘回来,将其剁碎,捣烂,分别放入水中浸泡至少一夜,最后过滤出汁液。
用植物汁液浸泡糯米。陈先怡 摄
用已经出色的汁液浸泡糯米6个小时以上,确保糯米上色充分、均匀。
染色是制作五色糯米饭最关键的一步,植物需要泡多久,汁水与糯米的比例如何,每种颜色都有其对应的植物配比以及制作工艺。只有当材料与制作工艺得到完美匹配,五色糯米才能成色漂亮,光泽饱满。
正在沥水的糯米。陈先怡 摄
待糯米的水分充分沥干后,将其分区域放置进木桶中,采用隔水蒸的方法进行蒸制。
沥干水分的五色糯米。陈先怡 摄
整个蒸煮持续四十多分钟,一颗颗圆润光滑的糯米粒,在柴火高温的蒸制下变软变黏变香。
刚出锅的五色糯米饭。摄影:胡兆双 制作:林宝利
掀开盖子,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晶莹透亮,5种色彩均匀分布,斑斓美观。取一筷子品尝,植物的清香与糯米的绵软交融,唇齿留香,令人回味。
五色糯米饭之所以能在壮家的餐桌上长盛不衰,是因为它蕴含着孝道文化。
餐桌上的五色糯米饭展示。陈先怡 摄
传说,有位壮家青年特侬,父亲早逝,他与瘫痪在床的母亲相依为命。孝顺的特侬每次上山砍柴都会背着母亲同去,并为母亲准备好她最爱吃的糯米饭。山中的猴子却总趁特侬砍柴抢走母亲的糯米饭,见母亲总是挨饿,特侬很是着急。
用来染黑色糯米饭的枫叶。陈先怡 摄
偶然间,他发现手被枫叶染成了黑色,于是将枫叶捣烂泡汁,再将糯米饭放入枫叶汁中浸泡。染成黑色的糯米经过蒸煮,变得乌黑发亮,猴子见到后认为有毒,再也没来抢夺。
后来,壮家人都被特侬的孝心所感动,家家户户学着他做黑色糯米饭,慢慢又学会了用黄栀子、红蓝草等将糯米做成黄色、红色、紫色糯米饭,逐步演变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饭。
诱人的五色糯米饭。陈先怡 摄
壮族崇尚孝道,孝亲敬长早已成为壮家的民族文化基因,五色糯米饭是壮家儿女对“孝”最淳朴的表达。
五色糯米饭代表着希望,寓意着美好,用它来敬天地、敬祖宗,就能保佑五谷丰登、五福临门,于是每当贵客上门、家中有喜,壮家儿女都会端上一碗五色糯米饭。
传统的壮家饭桌。陈先怡 摄
“壮家儿女对五色糯米饭是情有独钟的,但是很遗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五色糯米饭目前大多只是家庭式的小作坊制作和传承,这项手艺没能真正走出壮家。”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红华对这项技艺的普及推广颇有遗憾。
孩子们在传承基地参观。陈先怡 摄
在潘红华与各方努力下,2018年,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传承基地在武鸣揭牌成立。这里详细地展示了五色糯米饭的原材料与制作工序,还设置了壮族五色糯米饭教学体验区,让更多的人亲身参与糯米饭制作,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这道非遗美食的魅力。
潘红华面对采访侃侃而谈。摄影:胡兆双 剪辑:林宝利
传承任重而道远。潘红华说:“社会在发展,做好了五色糯米饭,未来我们还可以与时俱进研制五色糯米衍生食品,让更多人了解、记住我们壮家的美食文化。”
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是一个民族的手艺,传承和“走出去”还需要千千万万人的努力。
清甜灰水粽 皆从稻中来
武鸣灰水粽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八批
地域:南宁武鸣
灰水粽又叫凉粽、碱水粽,经稻草、芝麻等植物枝叶烧成灰,用灰水浸泡糯米使其变黄,最后包制而成,具有草木灰特有的清香,煮熟后多呈淡黄色或者棕黄色。2020年,武鸣灰水粽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鸣,正值收获时节,众人忙着收割稻谷。稻草杆被杂乱地堆放一旁,这稻草杆看似不起眼,却是用来制作灰水粽的重要材料。
经过处理的稻草杆。陈先怡 摄
一根根精心挑选,一次次弯腰捡拾,稻草杆被收集起来,剥掉外皮,只留里面的芯,避免稻草上的泥土影响灰水粽的口感。
将稻草杆焚烧成草灰。陈先怡 摄
找块干净的空地焚烧稻草杆,留下的灰烬需要细心保存。春节、端午前后,这些稻草灰将会被取出来,用于灰水粽的制作。
经沉淀过滤的草木灰水。陈先怡 摄
将清水加入稻草灰中过滤,过滤出来的水静置一夜沉淀后,取最上层清澈透明的水浸泡糯米。
取稻草灰水时,留意不要掺入下层的水及稻草灰,否则会影响灰水粽的口感。
用草木灰水浸泡糯米。陈先怡 摄
糯米浸泡约三四个小时后,颜色由白变黄,此时便可包灰水粽。
经浸泡变黄的糯米。陈先怡 摄
灰水粽一般无馅料,包的形状依据个人喜好决定。现在,简易的条粽和三角粽更受大众青睐。
蓝冬玉在包制条粽。陈先怡 摄
煮熟后的灰水粽颜色为淡黄色或者棕黄色,资深“吃货”会在食用前沾些白糖或蜂蜜,别有一番风味。
添加蜂蜜的灰水粽口感更佳。陈先怡 摄
曾听老人说起,灰水粽与普通粽子相比,保质期更长且不易上火。
经过改良的灰水粽。陈先怡 摄
灰水粽流行于广西、广东和福建一带,对于很多人来说,灰水粽是一道家常菜,带有父母或祖父母的味道,每逢春节、端午它都会被呈上饭桌。
灰水粽黏糯有弹性。陈先怡 摄
灰水粽制作技艺在传承人蓝冬玉家中“传女不传男”,“我的妈妈跟着她的妈妈学,现在又把手艺教给我,手艺到我这代,已经传了第五代了。”蓝冬玉提起当初学做灰水粽的情形。
加了肉馅的改良灰水粽。陈先怡 摄
2010年,武鸣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灰水粽,作为家庭节庆记忆的灰水粽制作技艺止步于餐桌,且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蓝冬玉意识到必须要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来。
灰水粽并不是没有市场,只是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宣传灰水粽,蓝冬玉建立灰水粽工厂,组织一批在家待业的妇女,将灰水粽制作技艺传授她们,将灰水粽又拉回了大众的视野。
工人们在工厂包粽子。蓝冬玉 供图
许多人为了可以在家吃到灰水粽,特意上门向蓝冬玉讨教制作方法,甚至专门从广州、东北为了灰水粽跑到武鸣。
“我相信未来灰水粽的制作技艺一定能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起灰水粽制作技艺的传承,蓝冬玉信心满满。
粒粒米成画 巧女初长成
点米成画
类别:传统美术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六批
地域:南宁邕宁
点米成画是流传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古圩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当地村民喜欢把日常所见到的美好事物,用染色的米粒绘制成画。2016年,点米成画被列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传,每年农历七月七日,七仙女都会到那莲老街八尺江畔的白石潭沐浴,挑选“巧女”。因此姑娘们七夕前夜在家门口摆上手工技艺制品,举办“那莲赛巧节"乞巧、赛巧,迎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那莲赛巧节”活动现场。曹文碧 供图
赛巧作品共分为三类,“点米成画”是其中之一,因寓意吉祥、色彩艳丽,在赛巧节中脱颖而出,受到大家的追捧,流传至今。
在“那莲赛巧节”上展示的手工技艺制品。曹文碧 供图
“点米成画”是那莲特有的传统美术,用五谷蘸取糨糊在画纸或画布上点画出“六畜”及吉祥图案,其中米最为典型,而取名“点米成画”,画作质朴粗犷,粗中带细,具有艺术感。
点米成画作品之《荷花》《清荷》《香荷》。陈先怡 摄
选米、染米、晒米、画图、配色、点画是完成一幅“点米成画”的步骤。其中,选米大有讲究,若要点花瓣则选用颗粒饱满的米,若要点树叶则用形状细长的米。为了使画面好看,一些图案还需要用黑芝麻来描边。
点米成画作品《荷鲤相邻》。陈先怡 摄
最初,染米使用采花草熬汁的染色方式,花费时间较长,为了省时省力,逐渐开始使用颜料染色,正因如此米的颜色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染米完成后,要静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因为经阳光照晒后的米容易开裂,不适合点画。
染好的米装瓶备用。陈先怡 摄
点画前,选择喜欢的作画材料,或纸张,或画布,即可提笔勾勒图案。根据图案定下画作颜色,搭配好所需各色的米待用。
配色后开始点画。陈先怡 摄
用牙签或尖细的工具蘸取胶水,将米点画在草图上,便可得到一幅点米成画。最初,人们使用糨糊点画,后因胶水更便捷且能防虫防霉,而改用胶水。
点米成画作品《荷韵》。陈先怡 摄
“点米成画”就像一场与自己的比试,一粒粒小小的米,考验了色彩搭配,也考验了细心耐心。若是在点画中分心,会让米粒出现粘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影响整幅作品。
点米成画作品《相亲相爱》。陈先怡 摄
制作一幅点米成画,少则一两天,多则一个月。经过精心考量的点米成画,往往画面精美生动,色彩丰富均衡。
牛郎织女主题的点米成画作品。陈先怡 摄
因源于七夕,传统点米成画的主题多与爱情有关,大家通常见到的牛郎会织女、鸳鸯戏水等都是点米成画的“经典款”。
曹文碧用点米成画致敬医护人员。陈先怡 摄
现在,点米成画不再局限传统题材,作画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当下来表达自我。
疫情期间,“那莲赛巧节”的代表性传承人曹文碧制作了《致敬逆行者》和《平安归来》两幅作品,借此表达对医护人员的赞美以及希望他们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曹文碧正在点画。陈先怡 摄
曹文碧6岁起跟着奶奶、妈妈进行赛巧比赛,精于女红,制作“点米成画”“刺绣”“编香包”等,到现在已有50多年。
“学习‘点米成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小时候,那莲街上人人都以手工技艺为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曹文碧说道。
点米成画作品展示。摄影:胡兆双 剪辑:林宝利
虽然“那莲赛巧节”年年举办,做“点米成画”的人不在少数,但随着后辈们外出读书工作,关注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正渐渐减少,不远的将来也许就会出现“断层”。
学生点米成画作品。陈先怡 摄
为了使“点米成画”更好地传承下去,曹文碧常常进校园、进社区,设立培训班,亲自给学生授课,培训对象普及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
对于曹文碧来说,能看到“点米成画”等手工技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就是她最大的期望。
采访线索征询
《爱上非遗》系列旨在宣传广西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全方面展示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我们向全区征集采访线索,如果您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者,或您的身边有非遗传承的典型故事,欢迎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通过采访、活动展示等方式,传播非遗传承保护事迹,让非遗“活”起来。
线索提供方式:
联系电话:18077105028,研研老师
联系微信:zgyx18077105028
期待与你同行,共赴传承之约。
作者丨陈先怡 杨思悦 潘彦娇(实习)
设计丨冯善伟
审核丨罗莎 谢琳琳
校对丨吴煜衡
总值班丨曾俊峰 李伟国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转扩!